【资料图】
北京商报讯(记者 陈婷婷 胡永新)5月21日,在2023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中国保险资管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表示,自2022年末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以来,取得积极进展,积累有益经验,但也出现一些痛点难点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试点效果呈“两低三不”漏斗状。据有关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3月,有3038万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其中900多万人完成了资金储存,储存总额182亿元,人均储存水平2022元,购买产品总额110多亿元。648款个人养老金产品以银行类定期存款为主(约占72%)。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实施4个月的效果呈“两低三不”漏斗状,即建立账户人数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比例低、已缴费人数占建立账户人数比例低;产品供应不均衡、选购渠道不畅、民众参保意愿不强。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真问题、关注实际情况、解决堵点难点,继续完善个人养老金制度。
二是运行机制不平衡,共赢发展受阻。从个人养老金的参加人情况看,绝大多数参加人在银行开户,但各个开户行仅提供其代理的产品,参加人并不可以自主选择及购买到制度中所发行的所有符合规定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参加人也不可以在不同商业银行之间变更其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从产品销售端看,绝大多数个人养老金产品在不同商业银行平台上架,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在产品上架过程中面临银行渠道费高、流程周期长等痛点难题,当前运行机制不利于个人养老金业务整体、长期、共赢发展。
三是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优势特征不明显。除部分人群可享受税收优惠外,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中产品、金融服务等优势特征不明显。除个人养老金产品与制度外,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产品几乎无差异,如个人养老金储蓄存款中的各项定期存款产品,制度内、制度外同样的利率/收益率,但制度内无法享受税收优惠的人群需要为该部分储蓄缴税,即制度内同款产品最终收益率比制度外收益率低。